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

饅頭?餃子?中韓語用法大不同

「中韓某些用語發音雖然相近,但意義卻不同。」
魏銘儀說,當學生指著書上餃子圖案說「饅頭」時,她急忙解釋中文「饅頭」的形象,可惜韓國沒有饅頭這種食品,學生無法理解,結果整堂課都在討論食品,弄得所有人飢腸轆轆,一下課就直奔餐廳吃飯。語言與文化的差異,讓她在韓國這段期間,留下有趣的經驗。

目前在韓國水原科學大學觀光中國語系擔任華語老師的魏銘儀,就讀研究所三年級時,就因在台有教外國學生中文的經驗,被銘傳大學推薦至韓國實習。

只有大學學歷的她,卻能享有韓國教授級的待遇,年薪2.4萬美元,並由韓國校方提供機票、住宿,相當於年薪新台幣百萬元。

「其實當時實習的經驗並不好,因為不會說韓語,跟學生難溝通,而且在這種專科學校,真正想學習的學生並不多,讓我挫敗感很大。」她說,在韓國教華語和在台灣教外國人華語,有很大的落差,尤其是語言跟環境的障礙,「而且在韓國面對的是整個系的學生,和台灣小班教學不同,我的教學型態必須重整。」

原本她想實習完一年就回台灣,但是在系上公演結束後師生餐聚中,一位女學生哭著對她說:「老師,妳不要放棄我們,我們知道只有妳是為我們著想。」她才知道,原來學生感受得到她的熱忱,因此她決定繼續留在韓國,以一年一聘的方式擔任中文老師。

在韓國教學近兩年,她對於韓國的華語熱印象非常深刻。她說:「以我任教的學校為例,不僅設有觀光中國語系,其他科系也開設中國語會話的選修、通識課程;而且學校上至校長、下至職員都爭相加入學華語的行列,要求我為他們開設課程。」可見台灣中文師資在韓國的確很有發展空間。


到國外教書應注意什麼?她說:「抗壓性很重要,尤其出國最常遇到水土不服、思鄉的情況,但我到韓國的第二天就必須正式上台授課,時間並不容許我不適應,因此我要自己調整心情。」

問到在韓國教華語的門檻,她說:「以我自己任教的學校為例,條件是大學以上、中文系或華語、漢語教學相關科系畢業。」雖然不一定得懂韓語,也有許多資深華語教師都強調「直接用華語教授華語」(即不需中介語)的方式,但是她觀察到,目前在韓國補習班任教的華語老師,不是會說中文的韓國人,就是會說韓語的中國大陸或台灣籍老師,共通點就是:一定要同時精通中韓兩種語言。

「我雖然贊同不透過中介語的教學方式,但這對於經驗不足的老師來說困難度很高,且因為東方學生的想像力不似西方學生豐富,在教授華語時,以中介語解釋的頻率會較高,因此若要在韓國教華語,至少要有韓語基礎,這樣在解釋課程時才不會浪費太多時間,學生也較能接受。」體認了這一點,她也自學了點韓語並加入教學中,學生接受度果然提高很多,進步速度也變快。

獨自生活在異國,難免孤單,她便會瀏覽「在韓台灣人網站」,吸收一些韓國當地資訊;閒暇之時,她也會到書店翻閱最新的華語教材,或上台灣華語教師的部落格,保持華語教學資訊的靈敏度。 她也建議想到國外教華語的人,可以先參加各大學開設的華語師資培訓班課程,學習華語教學原理、方法等,若有機會,可至華語教師授課現場旁聽,或經過教師同意擔任助手,累積各種教學經驗;若想知道國外的工作機會,就多注意教育部及各大學華語中心的公告。

沒有留言: